




立体种植槽的优点
北京泓稷科技有限公司,专业从事现代设施农业装备和配套设施设备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、致力于为终端用户及设施建设者提供专业可靠的保温系统、结构连接密封系统、立体栽培系统及其他配套系统的解决方案;为规模养殖场提供自动喂料系统、自动送料系统、自动饮水设备、粪污处理设备、各种养殖栏体,提供工厂化种植和规模化养殖解决方案。20世纪60年代,立体无土栽培在发达国家首先发展起来,美国、日本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国研究开发了不同形式的立体无土栽培技术,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研究推广此项技术。
立体种植槽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。深液流水培设施由种植槽、定植网或定植板、贮液池、循环系统等部分组成。植物的生存发育都离不开太阳,植物的总干物质90%以上是来自光合作用,只有5%~10%来自土壤。目前世界各国的光能利用率只有0.3%~0.4%,如果我们把光能利用率提高到1%~2%,产量可以增加一倍以上。光合产物的总量主要受叶面积、净同化率、光合作用时间的影响。其中叶面积重要,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蔬菜群体的叶面积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。但平面栽培叶面积增加有限,超过了一定限度,互相荫蔽反而减产,如果立体栽培,分层利用空间差,叶面积系数可达土地面积的5~6倍,产量即可大幅增长。
想要了解更多优惠信息,赶快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!!!
种植槽厂家浅谈种植槽种植注意事项
一、砖槽技术指标:栽培槽框架选用24×12×5厘米的标准砖,内径为48厘米,外径72厘米,高15——20厘米,长度<30米,槽间距(砖外间距)72厘米。一般槽长10~20米,槽与槽之间距离为70厘米,槽的坡度至少为0。隔离土壤的薄膜厚0.1毫米,宽80厘米,薄膜压在一层砖与二层砖之间,长度依栽培槽的长度。
操作注意事项:土地平整、不沉陷。将吸收土壤营养不同、根系深浅不同的蔬菜互相轮作或间套作,如需要氮肥较多的叶菜与消耗较多钾肥的根、茎菜或消耗磷肥较多的花果菜,以及深根性茄果类、瓜、豆类与浅根性的叶菜类、葱蒜类轮换或搭配。先铺一层砖,然后铺塑料膜,四周压到土壤上,在塑料膜上垒二层和三层砖,砖空垒对缝。槽建造好后,铺一层5厘米厚的粗炉渣,铺炉渣时人不能踩炉渣,以免把塑料膜弄坏。在粗炉渣上铺一层能透水透气的编织袋。编织袋上即可以装填栽培基质。
二、地下式槽技术指标:挖深20厘米,宽48厘米的槽,槽间距90厘米,长度<20米,延长方向倾斜度为3——5‰。如水位距岸边很近,岸上又有假山石散点,要将绳索隐蔽起来,否则会影响景观效果。隔离土壤的薄膜厚0.1毫米,宽110厘米,长度依栽培槽的长度。在延长方向低端设排水井或排水沟,使栽培槽内多余的水分能排于井或沟中。
操作注意事项:土地平整、不沉陷。0cm、高度与槽面平行或高于槽面的液位观测管,以便观察基质中的积水情况。挖的沟边不垮塌,塑料膜要足够宽,两边高出地面10厘米以上,以免带病土壤混入栽培槽。排水口是做好地下式栽培槽的,排水口可以高于槽底部5厘米,排水井或排水沟要比栽培槽低。铺好塑料膜后,可以在底部铺一层5厘米厚的粗炉渣,铺炉渣时人不能踩炉渣,以免把塑料膜弄坏,在粗炉渣上铺一层能透水透气的编织袋,编织袋上即可以装填栽培基质。也可以不铺粗炉渣,直接装填栽培基质。
三、说明:槽内隔离膜可选用普通聚乙烯棚模,槽间走道可用水泥砖、红砖、编织布、塑料膜、锯末、砂子等与土壤隔离。无土基质栽培槽报价
无土栽培三大技术-无土栽培种植槽一
营养液膜技术
营养液膜技术,简称NFT。目前,常见种植槽花草的灌溉多从上自下浇灌,这对花草的根系生长不利,海绵城市的提出,增强了人们建设生态城市的意识,种植槽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员,改善其保水蓄水的功能也刻不容缓。它是一种将植物种植在浅层流动的营养液层中的水培方法。1979年以后,该技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。传统的无土栽培技术需设置较深的种植槽,并在槽中放入固体基质或营养液来种植作物,种植槽需用水坭、砖、木板或金属等材料制成,即笨重又昂贵,同时根系的需氧问题较难解决。
相比较营养液膜技术不用固体基质,在要求一定坡降(1:75左右)的倾斜种植槽中,营养液仅以数毫米深的薄层流经作物根系,作物根系一部分浸在浅层流动的营养液中,另一部分则暴露于种植槽内的湿气中,可较好地解决根系呼吸对氧的需求。无土基质栽培槽报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