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你知道的草莓立体栽培方式有哪些?
草莓是一种非常美味和营养的水果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草莓需求的增加促进了草莓种植的发展和草莓栽培技术的改进。三维草莓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,提高产量,在有限的温室土地上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。在三维培养过程中,应注意确保适当的条件,如水分,营养,温度,湿度和科学操作。盆栽或袋装草莓种植在含有栽培基质的盆或袋中,并用营养液循环,适合大规模种植不适合作物生长的地块,如严重的病虫害,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,和海滩戈壁。 。壁挂式栽培壁挂式栽培模式直接将栽培槽固定在墙面上,不占空间,美观实用,具有很强的实用性。特别适合观光温室使用。水培的几种主要类型1、营养液膜技术是让植物生长在浅层流动的营养液中水培方法,这层营养液通常只有不到1cm深,因此作物的根系大部分是生长在栽培槽的湿气中,很好地解决了根系的氧气需求问题。


立体栽培
立体栽培也叫垂直栽培,是一种立体化的无土栽培。从20世纪60年代1开始,美国、日本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国相继研究开发了不同形式的立体无土栽培,如多层式、悬垂式、香肠式、单元叠加式等。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研究并推广此项技术,目前已经成为日光温室生产的一个主要方向,采用立体栽培并套作一定类型的园艺作物,可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,提高土地利用率3~5倍,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~3倍,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。没有了土壤的压力阻碍,块根膨大快,整齐一致,表面无损伤,免清洗,产量高。
目前,常见的立体栽培装置包括柱状栽培架、长袋装栽培架、悬挂式栽培架、层叠式栽培架和多层式栽培架,各种栽培架结构不同,适用的作物类型也不同,大多适用于观赏类和叶菜类作物,实际生产中造价较高,装置安装所需的温室条件也较为苛刻。因此,日常的园艺作物生产中更需要一种结构简单、造价低廉、经久耐用、操作简便的立体栽培装置。可以调节支架之间的角度,使得支架不会相互阻挡并形成良好的光温环境。
无土栽培番茄定植后的栽培管理技术
1、肥水管理。番茄有机无土栽培时,浇水宜根据植株的形态,外界气候等情况进行。追肥一般在定植后20天开始,此后每隔10天追一次肥,每次每株追肥10-15克;成果后7天追一次肥,每次每株25克。肥料均匀撒在离根5厘米处,即可随滴灌1水渗入基质;吊挂的模式在植株间布置加温管道与补光灯较为方便,空气流通也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,因此采用该模式进行生产易获得较高的产量。
2、温度、光照管理。番茄定植后,温度应保持白天22-25℃,夜间10-15℃;坐果后提高温度,保持白天25-28℃,夜间12℃左右。深冬季节棚温可短时达到30℃,不可通大风降温,以防夜温过低。严冬过后,恢复正常温度管理。